轻工  |

资讯 > 产经新闻 > 轻工 > 正文

空气源热泵市场明年怎么走?听听这六位大咖怎么说

2019-10-16 14:19:28     来源: 互联网       关注

  9月25日下午,在2019中国暖通空调产业发展峰会的采暖供热分论坛上,精彩的主题演讲之后,一场以“市场之变下的新生机”为主题的高峰对话隆重登场,对话围绕当前空气源热泵行业的最新热点技术、细分应用及趋势等方面问题展开。

  对话开始之前,现场近200位参会人士就6个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现场投票,6位行业大咖作为特邀嘉宾与现场观众就投票结果展开了热烈讨论。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之下,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参与对话的特邀嘉宾包括:

  张学林 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持)

  陈雷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国内商用销售总监

  张树前 浙江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于明龙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新能源市场企划总监

  李爱丽 丹佛斯自动控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区域市场经理

  张小松东南大学教授

  话题一:空气源热泵市场将保持怎样的增速?

  针对这一问题,现场的投票结果是超过三分之一的票数投给了+10%以内,-10%以上投票占比仅占4.4%。

  陈雷:我投的是保持10%以上的增长,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热泵行业延伸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宽广,除了传统的家用热水、采暖、烘干、包括更多延伸的利用,如工农业,纵深方向都是非常巨大的行业,这些都是潜在的机会。另外一点,热泵行业北方的采暖市场其实刚刚开始,我们也已经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因此对于2020年的市场还是非常看好。

  张树前:我对整个空气源热泵2020年或者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还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从这五大块来看,除了家用热水器行业目前遇到了一定的天花板,其他四个细分市场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家用采暖,未来5-10年南方都会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商用采暖我们才刚刚开始做。对于空气源热泵行业,长期来看我们坚定看好。

  于明龙:刚才我投的是0%-10%之间。根据企业现状以及目前得到的一个数据,我认为2020年会持续增长,但会细分到几个品类。煤改电受国家政策影响太大,可能会出现负增长现象。家用热水产业得益于电商渠道以及房地产配套的快速发展。另外一块就是户式零售市场,随着煤改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接触了这个产品,所以我们认为2020年一定会取得一定增长,但是煤改电这一块有不确定性因素,所以预计增长在10%左右。

  张小松:对于热泵市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还是看好的。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十九大提出了我们今后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从供暖还是生活热水供应等等,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在全球尤其在中国非常大。第二个大的背景就是整个节能减排的形势,热泵是高效节能的技术,对于节约能源节能减排有很大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肯定是增长,所以乐观的选择了10%以内。

  李爱丽:我也是持乐观态度,认为明年的增长应该是10%左右或10%以上,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增长速度。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跟制冷空调行业其他几类应用相比是比较新的一个领域,比如说像模块机、多联机,在大环境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依然还是保持增长,热泵这个新兴行业保持10%以上增长是正常的。只要国家有恒心、决心,把这个节能环保的大事做下去,热泵行业未来可期。

  话题二:空气源热泵行业最大增长动力将来源于哪个细分领域?

  针对空气源热泵细分领域,大家普遍更加看好的是两联供、商用采暖、热泵热水以及工农业烘干,其中对于两联供的选择超过了60%。

  李爱丽:个人认为采暖依然是一个持续向好的行业。此外热泵烘干能够带来的产值比我们传统的制冷空调行业还要大,这个市场一旦爆发,相信会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领域。但是需要国家政策的刺激,让它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对于两联供市场我也很看好。从需求的角度来说,夏热冬冷地区对采暖的需求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用的传统空调技术,现在用热泵采暖技术,其实是一个概念性的转变,还有技术的创新。我认为这个市场其实一直在那,只不过现在需要市场的推动把这部分的需求进一步挖掘出来。

  陈雷:烘干确实是非常大的市场,可烘干的品类也非常多,但更多的是要找到一些纵深的切入点。比如农业,这一块我们热泵能做什么,就是为“智慧农业”提供温湿度的方案,现在规模化工厂级的“智慧农业”非常需要热泵,需求量也很大。另外就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养猪业,大规模的或者更加智慧、生态、数据可控的养殖化工程都需要热泵做这样的能源方案。或许找到一个点比我们对某一个农产品做烘干释放的市场空间还要大。

  话题三:哪些省市将成为两联供市场的突破口?

  两联供在经济水平相对比较高,人均购买力或者可支配收入比较高的区域,短期内会有突破。在可选择的省市里,多数人选择了江苏、浙江两省,尤其江苏投票超过90%。

  张树前:结合我们自己的企业分类还要分南方跟北方。我更看好南方的采暖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采暖这一部分的需求逐步会释放。南方采暖应该是通过户式采暖去解决,以前我们可能是通过空调,但是空调在冬天的采暖效果以及舒适度并不是最佳,所以两联供产品在南方市场会逐步推进。

  于明龙:我认为两联供市场的突破口,一般都是从中国的发达城市开始,浙江、江苏还有福建、上海等这些城市的人对产品的接受度会高一点,把这些地区作为突破可能会效果更快。我们自己品牌在全国区域的推广,也是基本上从北往南做,南方很多人还有很多观念要扭转,北方市场消费者很容易接受,现在小煤炉不让烧,安装热泵目前来说最合适。所以我认为突破口主要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推进速度也会更快。

  话题四:商用采暖市场快速发展有哪些决定性因素?

  关于快速拉动商用采暖发展的因素,选择最多的是政府补贴和技术提升,此外电力支持、环保政策以及设计安装等等都有提及。

  陈雷:在北方区域,行业同仁推出的都是-25℃、-30℃甚至更低环境温度的采暖解决方案,在这样苛刻条件的应用环境下,我个人认为技术这一块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更多的要凸显热泵的好用性以及自身的节能性价值,综合凸显这些价值,才能在市场上有更大的推广空间。还有就是大环境,对于北方的采暖,我们作为制造企业并不苛求有太大的补贴,实际上更多的希望是在电力支持这一块,统一的政策对行业的拉动作用很大。

  张树前:什么因素可以推动集中采暖往前进一步发展,我觉得第一就是环保的要求,政府对环保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另一方面,集中采暖不仅仅是在买产品,它是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给客户的不仅是一个好产品,还要有好的设计安装。此外未来集中采暖怎样寻找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来解决业主的资金问题,或者说如何让厂方、投资方、业主都能够在很好的商业模式下快速完成燃煤锅炉替代,这个问题也值得行业深入探讨。个人认为可以引进资本方运作,采用BOT方式,有了资本介入,行业发展会更好。

  话题五:热泵热水家用机产品应该从哪些方面寻求市场突破?

  热泵热水家用机产品市场突破点,多数选择了房产配套,其次是产品升级和渠道下沉,此外将热水和和两联供结合做成三联供,也有助于热水的推广应用。

  于明龙:我们认为,目前整个行业从三个方面需求突破发展会更快一点。第一是北方区域。现在摆在家用热泵热水企业面前一个难题,就是怎样让更多北方市场的消费者,接受家用热泵热水。这一块虽然在增长,但是能不能更快增长,需要行业共同推动。第二是房地产配套。精装房是整个房地产未来的趋势,在这一方面热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三方面是产品体验的升级。目前热泵热水行业产品的体验还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减少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对热泵热水器的冲击,也是摆在热泵行业面前的难题。

  张小松:个人觉得空气源热泵比地源热泵等更加灵活方便,虽然本身也有技术缺陷和瓶颈,比如能效相对低一点,但是通过技术攻关和不断完善进步,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让更多人了解空气源热泵并加强推广应用,无论对节能减排还是对大环境,或者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提高舒适度来讲都是好事。对于空气源热泵来说,怎样不断提升性能还有很多路要走。如果技术成熟,把热水和两联供结合做成三联供,这样更有助于热水的推广应用,在节能减排上的意义也很大。

  话题六:空气源热泵行业哪类制冷剂的用量会大幅提升?

  制冷剂替代进程中,未来三年哪类制冷剂用量会有较大提升?超过半数选择了R32,其次是R134a和R410A。从长远来看,多数人更看好的还是R32制冷剂。

  李爱丽:三年内我还是看好R410A的增长。全国范围内制冷剂大的趋势应该是趋同的,只不过大家有不一样的时间表在切换。只是三年内的话,我不认为R32会有大量的使用,从制冷行业的技术成熟度来说也需要一点时间,其实从R22转到R410A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好,再转到R32还有技术门槛。直接从R22转到R32也可以,但中间经过R410A的过渡对技术的开发和难度来说更容易一些。从长期来讲,R410A是一个过渡性的,甚至R32有可能也是一个过渡,因为R32本身的GWP也并不低。

  张小松:从我个人来看,R32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比较大的增长。一是R32本身固有的制冷剂性能比较好。第二是两个系数包括温室效应系数和臭氧消耗系数相对来讲都比较能够接受。R32与R410A未来可能都有一定的空间,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更看好R32。



资讯监督:林颖 17739761747

资讯投诉:田甜 15981879377

标签:
  • 分享到:

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方便学习与交流参考,并不代表中钢网赞同其观点及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与处理。

Copyright © 2005 - 2024 中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咨询/投诉电话:400-700-8508 E-mail:kf@zgw.com 豫ICP备 2021034665号-4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