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环比回升
2024年11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091万吨,平均日产209.1万吨,日产环比增长0.5%;生铁1871万吨,平均日产187.1万吨,日产环比下降0.3%;钢材2163万吨,平均日产216.3万吨,日产环比增长6.9%。2024年11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315万吨,环比上一旬减少240万吨,下降15.4%;比年初增加79万吨,增长6.4%;比上月同旬减少49万吨,下降3.6%;比去年同旬增加19万吨,增长1.5%,比前年同旬减少215万吨,下降14.1%。
2、1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2.4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日公布1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从指数运行情况看,主要是受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价格冲高回落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出现小幅回调。1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2.4点,环比回落0.8%。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点监测的50种大宗商品中,11月价格环比上涨的大宗商品为20种。其中,矿产价格指数继续上涨,表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活动持续扩张。另外,农产品价格指数也实现触底反弹,显示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有所恢复。
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电炉钢分会成立预备会
12月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电炉钢分会成立预备会在北京召开,钢协副会长骆铁军、总经济师王颖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就分会工作条例(草案)、组织机构及相关负责人人选、成立大会相关事项及明年拟推进的重点工作等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五位分会轮值(候任)会长充分肯定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成立电炉钢分会的举措,均表示将大力支持分会的各项工作。
4、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推动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12月4日上午,2025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在山东省日照市开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张宏作了题为《2024煤炭市场回顾与2025年市场展望》的讲话。他指出,2024年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明显,煤炭上下游行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保供政策措施,实现了市场供需有序、经济平稳运行。他表示,国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2025年宏观经济持续企稳回升向好,拉动煤炭消费需求增加,稳产保供还需未雨绸缪。他要求,煤炭企业要落实煤炭保供责任,推动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确保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做好2025年电煤年度长协合同签订工作;推动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努力构建全国煤炭统一大市场;研究建立煤炭产能弹性和煤矿弹性生产机制,维护市场供需平衡;研究我国煤炭资源梯级开发、梯级利用机制和相关政策措施。
5、辽宁省与鞍钢集团签署稳定发展工作备忘录
12月4日,辽宁省政府与鞍钢集团稳定发展工作备忘录正式签署。此次备忘录签订,将加快推动服务鞍钢集团在辽企业稳定生产、优化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崭新阶段,进一步助推辽宁省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签署仪式后,召开了稳钢专班会商会议。会议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鞍钢集团发展,成立了稳钢工作专班,全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发挥专班作用,建立常态化服务对接机制,一事一议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切实将备忘录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努力完成全年目标。
6、中国宝武与海尔集团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据中国宝武消息,12月4日下午,中国宝武与海尔集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宝钢股份客户服务中心签署。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表示,希望双方能继续深化研发合作,进一步强化家电用材合作基础,拓展全球化合作。同时,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智慧供应链建设,绿色制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7、宝武特冶旗下宝银广州公司核电蒸发器用690U形管投产
11月29日上午,在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广州市南沙区,宝武特冶旗下宝银广州公司核电蒸发器用690U形管项目正式投产。核电蒸汽发生器用690U形管是核电站“心脏主动脉”,一直以来是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三大瓶颈之一。宝银公司作为专业从事核电管研发制造的高端装备科技企业,继2007年在江苏宜兴首次实现我国核电管国产化后,此次落子广州南沙再启第二大生产基地,标志着宝银公司具备了每年建设7台百万机组核电站的核电管保供能力。
8、攀钢钢轨奋力拓展海外高端市场
攀钢钢轨在满足我国铁路建设需求的同时,以“产品+服务”为抓手,奋力拓展技术门槛与产品附加值“双高”的海外高端钢轨市场。攀钢作为国内重要的钢轨生产企业和重要钢轨出口商,建立了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钢轨研发及应用技术服务团队,依托国内唯一的钢轨研发与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平台和装备优势,基于用户的焊接设备和运营特点,提前开展焊接工艺研究,为用户提供涵盖产品推介、生产监造、焊接参数、应用维护在内的系统解决方案。
9、30家上下游供应链用户与八钢签约
为增强八钢公司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互信合作,建立健康、稳固的供应链生态圈合作伙伴关系。11月29日,30家上下游供应链用户代表齐聚八钢,与八钢公司分别签订供应链协议,通过此举旨在延链稳链强链,共同构建优势互补、紧密合作的钢铁产业生态圈,合力抵御市场寒冬。
10、马钢牵头起草两项检测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日前,由技术中心检验技术研究所起草的YB/T 6281-2024《冶金用硅灰石多元素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YB/T 6282-2024《冶金用蛇纹石多元素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两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
11、广西钢铁原料场1号混匀料场大棚主体顺利贯通
12月4日,广西钢铁原料场系统1号混匀料场大棚项目网架主体顺利贯通,项目建设完成重要节点为后续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料场加快建成投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酒钢碳钢薄板厂工艺流程优化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顺利出坯
12月3日,由中冶南方EPC建设的酒钢碳钢薄板厂工艺流程优化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仅用时83天即成功完成6号连铸机改造,实现顺利出坯。酒钢碳钢薄板厂工艺流程优化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是酒钢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改造项目。
13、河钢携手必和必拓推动钢铁行业价值链脱碳技术革新与发展
近日,河钢与必和必拓在北京签署了“钢铁行业价值链脱碳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新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试验,以验证高炉和氢冶金技术的减排潜力,并提升相关项目及技术的行业影响力。双方将不断优化铁矿石在直接还原铁-电弧炉炼钢工艺中的应用效果,共同推进全生命周期评估项目,全面追踪和评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实际效果。此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行业知识的共享也将成为合作的重点,以支持符合气候愿景的最佳实践,并加速具有规模化应用潜力的技术方案的实施。
14、智利11月铜对华出口回落 铜矿对华出口继续增加
智利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智利11月铜出口量为162794吨,当月对中国出口铜46836吨,较上月双双出现下降。智利11月铜矿石和精矿出口量为1492282吨,当月对中国出口铜矿石和精矿1023417吨,双双出现增加。年底智利主要矿企有追产需求,不过上月智利铜出口减少,铜矿出口则出现增加。
15、美国2024年10月进口钢材239.4万短吨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初步数据,2024年10月份美国共进口钢材239.4万短吨,与9月份终值相比增长12.0%。10月份美国半成品钢材进口量环比提高25.4%至55.2万短吨,占钢材进口总量的23.1%。10月份成品钢材进口量环比增加8.6%至184.0万短吨。10月份进口的成品钢材中多数品种进口量环比增长,其中螺纹钢、重型型钢、定尺中厚板、热轧薄板等的进口量增幅均超过50%。螺纹钢进口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来自阿尔及利亚和越南的进口量增加;热轧薄板进口的增加是由于来自加拿大、日本和荷兰的产品增加;中厚板进口增加主要是来自韩国的产品增加。10月份美国进口的成品钢材市场份额估计为22%。
16、LME期铜收跌8美元
LME期铜收跌8美元,报9074美元/吨。LME期铝收跌8美元,报2639美元/吨。LME期锌收涨20美元,报3118美元/吨。LME期铅收涨12美元,报2098美元/吨。LME期镍收跌133美元,报15974美元/吨。LME期锡收涨131美元,报29165美元/吨。LME期钴收平,报24300美元/吨。
17、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延续跌势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四下滑,因海岬型船运费下降打压。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跌20点,或1.69%,至1160点,为2023年9月以来最低水准。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下滑79点,报1530点,触及2023年9月14日以来最低水准。海岬型船日均获利下跌655美元,至12690美元。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26点,至1040点。
18、夜盘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
菜油、玉米、淀粉涨超1%。跌幅方面,液化石油气(LPG)跌超3%,玻璃跌超2%,铁矿石、焦炭跌近2%。国际铜夜盘收跌0.21%,沪铜收跌0.13%,沪铝收跌0.49%,沪锌收涨0.85%,沪铅收涨0.57%,沪镍收跌1.03%,沪锡收涨0.14%。氧化铝夜盘收跌0.48%,近日涨至5540元创历史新高后有所回落。不锈钢夜盘收跌0.39%。
- ( 仅作参考,不做投资建议,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商用 )
- 资讯编辑 : 贾金菲 15649053820
- 资讯监督 :林 颖17739761747
- 资讯投诉 :田 甜15981879377
- 标签:钢材钢铁原料铁矿石生铁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原创内容版权归中钢网所有,转载请取得书面授权,且中钢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违背原创内容原意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